在报告会上,周志刚研究员围绕肠道微生物、益生元件对鱼类宿主营养代谢及健康方面开展了系统阐述。他先是介绍了团队在“禁抗”背景下分离鉴定了一株鱼类特色肠道土著菌—宋氏鲸杆菌,并建立了首个养殖鱼类肠道菌群非冗余基因目录,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异源乳杆菌通过宿主特异性受体—通路致损鱼类肠道的机制,首次揭示了陆生来源益生菌鱼类应用风险,为鱼类益生菌筛选标准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系统讲述了团队围绕鲸杆菌鱼类营养代谢和抗病免疫机制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鱼源微生物调控鱼类营养与免疫方面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科研工作与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
报告会结束后掌声雷动,参会师生踊跃提问。本次报告让巨乳a片 师生对鱼类消化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机制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会议现场
主讲人简介
周志刚,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水产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学。担任《Aquaculture》副主编、《iMeta》、《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及《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获第4届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个人卓越贡献奖(2024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23年)、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9年)、大北农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40项(含3项PCT授权),转让1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论文190余篇,收录期刊包括Cell reports、iMeta(封面)、Microbiome、Gut Microbes及Journal of Nutrition(系列)等。主持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兼任:国际鱼菌互作学术研讨会当然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微生物生态与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生物饲料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